企业资讯

梨园楷模——叶派武丑名家石晓亮

日期:2019/10/10  点击:937 次
 容貌俊朗的石晓亮,唱红了京剧丑角,成为武丑行当第一位梅花奖得主。被观众誉为当今最全面最优秀的武丑演员。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石晓亮,1982年毕业于天津市戏曲学校京剧班,1984年调入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专工丑行,他多次随团出访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所到之处大受当地观众好评。为了艺术的精进,他于1996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经过两年刻苦深造,个人的艺术修养越发全面。2002年,他赴京参加“中国戏剧梅花奖”角逐,以优异成绩摘取了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桂冠,成为自梅花奖设立以来武丑行当获得的第一朵梅花。

 

北斗文化著名书画家董宝生、马春来与石晓亮合影

 

1988年,石晓亮正式拜师张春华门下。石晓亮艺术上深得叶派武丑精髓,在张春华先生多年悉心传授指导下,艺术上突飞猛进,唱念做打技巧全面。

 

石晓亮善于刻画表现剧中人物,根据不同剧中人物灵活地运用唱念做打翻的各种表演技巧,从而勾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使人物栩栩如生;基本功扎实,各项武功技巧驾轻就熟;念白吐字清晰,干净响膛,他非常全面地继承了叶盛章先生创立的叶派武丑的艺术精髓。

 

石晓亮《九龙杯》剧照

 

艺术追求是需要一种精神的,而石晓亮就是用坚韧不拔和甘当绿叶的精神一直为京剧丑角这一行默默奉献着。他俏也不争春,尽管不争,但实力所在,仍然以他的“丑”成为菊坛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

 

京剧是归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渊源,并为其传承和发展中的自然结晶,其不仅形成并完善了一套符合东方人所独具的深沉内敛、自然含蓄的审美情趣,而且在美学理念上更体会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其中自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书画的滋养是分不开的,因而京剧流派与书画艺术中的渊源亦就从中可窥斑见豹了。

 

书画与戏曲虽其艺术门类不同,然其所秉承的文化精髓是一致的,其所表现出的文化意蕴,也自然是有其内在而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东方式的——确切的说是中国式的哲学模式:感悟,且以一贯之。通,则无所不在,也无所不能。

 

董宝生作品《年年有余》 尺寸:八平尺

 

浓墨,勾勒;淡墨,烘托;轻彩,渲染。落墨间气韵生动,画意中姿态美形。以线条勾勒鱼的形态,以水墨加以细画。鱼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有生殖繁盛、福泽绵绵的含义,后世更取“鱼”的谐音“余”,迎合人们向往生活富余、安定的心理。锦鲤更是代表吉祥安康,能驱邪避煞、招财纳福、保护宅院和家中主人的作用。

 

此幅画出自著名国画大师董宝生老师笔下。

整幅画尺寸为:二四尺,每平方尺润格费用为3万元。

 

特别提示:只有知名人士和能量大的高僧大德之士加持过的作品才具有风水作用和高能量的灵魂,才能起到调理风水之功效!